祝贺,厐瑞垠获江苏省报告文学终身成就奖
2020-07-29 13:20:35
  • 0
  • 0
  • 0

按:“厐”通“庞”,以下皆同,以免读者误解。

厐瑞垠获江苏省报告文学终身成就奖

2020年7月18日,由江苏省报告文学学会与南京钢铁联合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第四届江苏报告文学奖(首届南钢江苏报告文学奖)颁奖仪式上,除为42部(篇)颁发优秀作品奖、作品奖、金作品奖外,引人注目的是,颁奖大会专门为著名作家厐瑞垠颁发了江苏报告文学创作终身成就奖。

江苏报告文学终身成就奖是江苏省报告文学学会专门为在报告文学创作取得突出成就,为江苏报告文学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资深作家、评论家等设立的最高荣誉性奖项,适时颁奖。厐瑞垠是获得此奖项笫一位德高望重的江苏文学前辈。

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副主任、江苏省政协原主席张连珍向厐瑞垠颁奖

厐瑞垠, 1939年1月30日出生于江苏省江宁县白鹤村,此处距发掘出“南京猿人”头骨的汤山仅18里,离南京城也只有60里。少年时,厐瑞垠在一位人称“水镜先生”的汤姓塾师那里得到了最初的文学启蒙,朦胧地产生了对文学的兴趣。他的父母于困顿的生活中竭尽全力供他上学读书,引他上进,对他的成长有着深刻的影响。1952年至1955年他就读于南京晓庄师范学校。1957年4月5日,于教育部主办的《教师报》发表处女作——诗:《学校》。1975年至1980年任《江苏文艺》《雨花》副主编(主持笔政)。曾任江苏省文联创作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作家协会理事,江苏省报告文学学会会长,现为国家一级作家、《江苏文学报》总编辑。1980年起从事专业创作,著有“故都三部曲”(《危城》《寒星》《落日》)《逐鹿金陵》《秦淮世家》、三部曲(《钞库街》《桃叶渡》《乌衣巷》)、《浮世烟雨》《红尘男女》等长篇小说,传记文学《早年周恩来》《一个人与一座城市----记全国优秀市委书记秦振华》《陈独秀在狱中》、报告文学《姚迁之死》《陈布雷之死》《光明行》《华西纪事》《大道无垠——江苏铁路百年变迁史》、8卷本《厐瑞垠文集》等,逾千万字。1993年获江苏省人民政府颁发“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94年获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终身享受)。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全国优秀长篇小说奖,广东、天津优秀长篇小说奖,紫金山文学奖,江苏“五个一”工程奖等。有短篇和長篇分别進入“鲁奖"“茅奖"终评。有多部作品被改编为电视连续剧、長篇连播、广播剧、配乐朗诵。

颁奖式上,宣读了江苏报告文学创作终身成就奖颁奖词——厐瑞垠是一位开风气之先的作家,数十年来笔耕不辍,以近千万言高质高量的小说、传记、报告文学蜚声文坛。身为江苏省报告文学学会会长,厐瑞垠对报告文学作出了特有的文体探索和创新,其代表作《东平之死》《早年周恩来》《光明行》《华西纪事》《大道无垠》《一个人和一座城市》等,往往文约事丰,激浊扬清,彰显宏阔的视野、审美的眼光和历史主义的态度,呈现出信史品格。一直以来,他始终关心报告文学队伍的建设,悉心培养新人,对我省报告文学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

颁奖式上, 厐瑞垠将所得奖金全部捐给了江苏报告文学学会。(2020年,7月27日,公众号:前线周刊)

文坛记忆 | 庞瑞垠:沧桑画卷,史诗品格

庞瑞垠,1939年1月生,南京江宁人。1964年毕业于徐州师范学院中文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曾任《雨花》杂志副主编、江苏省文联创作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作协理事。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故都三部曲”(《危城》《寒星》《落日》),《逐鹿金陵》、《秦淮世家》三部曲(《钞库街》《桃叶渡》《乌衣巷》)等;报告文学《沉沦女》;短篇小说《东平之死》;传记文学《早年周恩来》等。

庞瑞垠1939年出生在江宁白鹤村,父亲庞祥元对儿子有着极高的期望,即使生活困顿也要竭尽全力供儿子读书上进。庞瑞垠在少年时期就与《古文观止》、《唐文粹简编》、《花间集》等书为伴。在一位人称“水镜先生”的汤姓塾师那里他得到了最初的文学启蒙。

他没有从《三字经》《百家姓》这些读物开始识字,而是在塾师讲解的《祭十二郎文》《岳阳楼记》《赤壁赋》等文章中产生了对文学的兴趣。

1952年起,庞瑞垠先后在南京晓庄师范和南京师范学院学习,毕业后他主动报名去了新沂,当起了小学教员。

在教书期间,庞瑞垠心中对文学的向往,对作家这个职业的憧憬愈来愈浓烈,他自学了高中课程并且开始写诗。当时没有电灯,庞瑞垠在电石灯或煤油灯的照明下推敲诗句,夜深了才入眠。终于,1957年4月5日,18岁的庞瑞垠在教育部主办的《教师报》上发表处女作《学校》,在小村庄里一时间远近闻名。

1960年秋,他考取了徐州师范学院中文系,上大学的这几年正是青春意气的庞瑞垠汲取知识的养分,在文学方面崭露头角之时。

他与人成立了“萌芽文学社”,被推为社长;导演了曹禺的《日出》和杜宣的《动荡的年代》,并在市内最大的彭城剧院公开演出;他还为长篇小说《归家》,话剧《青年的一代》撰写评论……

1975年1月,庞瑞垠受命筹备的刊物《江苏文艺》正式面世。1978年10月,在他主持下,《江苏文艺》恢复《雨花》刊名。《雨花》杂志创刊于1957年,是江苏省创办的第一本省级文学刊物,也是建国后全国最早创办的几家文学期刊之一。

尽管青少年时期庞瑞垠就已经认定了文学的道路,但是他真正从事专业创作还是从1980年,他离开《雨花》后开始的。

这一时期他陆续出版了散文集《梅园的黎明》,中篇小说《我们还会重逢》,短篇小说《东平之死》。其中取材于革命历史的纪实小说《东平之死》于1984年第5期《当代》发表后,在文坛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被认为“在同类或近似题材的表现上有着一种历史性的突破”,这篇小说也成了他文学创作的转折点。

1986年,长篇小说《危城》出版。这是“故都三部曲”的第一部,后来1987年《寒星》、1990年《落日》相继出版,庞瑞垠的小说创作日益成熟。

这三部小说涉及上世纪四十年代后期,南京学界、军界、金融界等各领域的面貌,用小说揭示了国民党政权走向覆亡的过程。

左起:丁帆、庞瑞垠、黄蓓佳

庞瑞垠在给当代文学史专家李运抟的信中曾说,他“意欲以‘故都三部曲’给黎明前的国民党反动政府勾勒一幅‘历史肖像’;同时并行的是给中国革命的或进步的知识分子的艰难搏斗立一座丰碑。”

李运抟教授在文章《庞瑞垠和他的小说世界》里评论道:“读它们,读者似乎身临其境地感悟到历史的喧哗与骚动,清晰地窥见了历史的阵颤与嬗变,从而生出人世的沧桑感。”

1994年,他出版长篇小说《逐鹿金陵》,展现周恩来同志领导的中共代表团在南京梅园新村的那段往事,该作品入围第五届“茅盾文学奖”,“八五”(1991-1995)期间全国优秀长篇小说奖。

2006年,同样也是三部曲的《秦淮世家》出版,再次震惊了文坛,该作品获第二届紫金山文学奖长篇小说奖。《秦淮世家》分为《钞库街》《桃叶渡》《乌衣巷》三部,这三个古地名,是书中家族谢家曾经居住过的地方,也是庞瑞垠心目中最能代表秦淮文化的三个地点。作品中透露出的南京市民风俗、城市气韵与人物生命轨迹交融,被誉为文学中的“清明上河图”。

庞瑞垠自评“在传记写作上的确是花了不少力气”。在题材的选择上他十分慎重,因为“题材的选择是传记写作的第一道门槛。为谁立传,怎样立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作者的人品。”

1995年他撰写的《早年周恩来》出版,这是当时国内外反映童年、少年、青年周恩来最为详实的一部传记文学。这一作品获得1996年度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图书类一等奖第一名。2013年7月,《早年周恩来》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作为优秀读物向全国青少年推荐。

201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江苏当代作家研究资料丛书》,收录了为共和国文学史做出了不可磨灭贡献的江苏作家资料,《庞瑞垠研究资料》名列其中。南京大学教授丁帆在书中评价道:“庞瑞垠是一位认真而专注的写作者。他在距离正史不远处,叙说一些温暖而有情的故事,以史诗为旨归,以民俗为点缀,并用人性光辉点亮了小说的人文精神内蕴。”(2019年7月,来源:江苏文学)

作品赏析:丁帆—略论庞瑞垠长篇小说

我最早阅读庞瑞垠的文学创作是从他的长篇“故都三部曲”《危城》《寒星》《落日》开始的。那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改革文学”大潮与“拉美爆炸后文学”风靡中国文坛之时,“先锋文学”“实验小说”如台风过境,引领着小说创作的潮头,随之涌动的“新写实”大潮也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在这样的创作语境当中,有多少人能够静下心来沉入历史题材的长篇小说磨砺打造呢?而庞瑞垠却甘做几年冷板凳,完成了他的第一个长篇三部曲。

当1986年三部曲的第一部《危城》面世的时候,人们所关注的是这部作品的“现实主义精神和现实主义的再现方法”,而没有看到作品骨子里的那种至深的悲情浪漫主义精神,我甚至认为,这也正是贯穿作者一生创作过程中的那种无形的悲剧创作力量,它已经成为庞瑞垠创作的一种“个体无意识”,悲剧情结终究被融化为一种浪漫悲情的气质而注入小说创作的情节、细节和人物的营造之中。从当时的文学潮流来即时性地审视“故都三部曲”的话,这种老套的文学观念和方法显然是不合时宜的,但是,文学的创作方法和技巧并非是越时髦就越好,它需要经过历史的筛选和沉淀才能确定,尤其是长篇小说的创作更是如此。名著之所以成为名著,那是作者渗透于作品中的人性情怀和与之相匹配的创作方法以及技术是可以经得起历史考验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故都三部曲”是有其生命力的,其生命力的表现就在于它的人性价值立场和浪漫主义的悲情抒写。尽管作者其时受主流思想观念的制约,还不经意地稍稍隐现出些许时代思想的痕迹,但是,就整个作品而言,它更为突出的优点就是从旧现实主义中解放出来,从满城风雨的“先锋派”的创作潮流中突围出来,回到被人遗忘的浪漫主义的氛围中去,这才是“故都三部曲”真正的历史意义所在。

随着“故都三部曲”的第二部和第三部的出版,人们从《寒星》与《落日》描写中更加清晰地看到了这部长卷宏阔的视野,以及充满着革命和悲情浪漫气息的抒写气质,尤其是最后一部《落日》的描写中所呈现出来的历史观博得了许多评论家的好评。作者没有沿袭以往长篇历史题材小说的老路,用脸谱化的手法去描写历史人物,尤其是反面历史人物,而是为这批蒋家王朝的名人的“落日图”抹上了浓墨重彩的悲剧心理图式。所以,我认为,《落日》是人生悲歌的交响诗,是人在历史面前的舞蹈。就此而言,我以为“故都三部曲”最大的历史贡献不在于它在描写上恪守了所谓开放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即融悲剧浪漫主义于历史题材小说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之中,而是以悲剧浪漫主义的方法来勾画一代历史名流,写出了一个时代政治人物与文化名流的真实心理世界,首先打破了以往这类题材描写的条条框框,为以后的此类题材的长篇小说创作提供了一个较为新鲜的经验模式。

长篇小说《逐鹿金陵》作为历史题材作品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写法上仍然是“故都三部曲”的延续。无疑,在庞瑞垠用10年时间沉湎于长篇历史题材的小说创作中时,是一直试图采取以刻画历史名人丰富的内心世界为创作内核,以此来打破几十年来对历史名人的描写禁区。他的这种努力无疑是具有文学史意义的。但是,长篇小说创作不仅仅是历史画面和历史人物在纪实与虚构之间的合理选择,更重要的是它的艺术描写有无创造性,它的人物类型有无多样性,它情节结构有无张弛空间与节奏感,它的美学定位有无可行性。

  

长篇历史小说《秦淮世家》三部曲(上、中、下卷)的问世标志着庞瑞垠的创作进入了巅峰时期。我以为,《秦淮世家》在艺术上的成熟就在于它的风俗画描写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地域文化中的文学描写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是有赖于风俗画的描写力度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秦淮世家》凸显的就是它无尽的秦淮风俗文化内涵,这在上个世纪末来说,应该是一个有创新意识的创作思路,尽管在这之前还有叶兆言、孙华炳这样的中青年作家抒写过秦淮风俗文化,但是,如此浩大规模的描写秦淮文化的长篇巨制还是第一次。所以,将它称之为开江苏现代长篇风俗画小说先河的扛鼎之作,似乎并不为过。

  

我以为,长篇小说的人物描写的多样性也是决定它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我这里所说的人物多样性不仅仅是指长篇小说的人物数量之多,而是更注重不同人物类型和典型的塑造,《秦淮世家》描写的人物众多,涉及到三教九流的人物总有260人之多,在这样一个“清明上河图”式的长卷中,怎样去表现几种不同类型的人物,是作者煞费苦心的描写焦点。作品在这一方面做出了诸多的努力,在这个五代同堂的知识分子的大家族中,作者塑造了几种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他们因时代的变迁和环境的变化,乃至生活经历的不同,而呈现出各自的类别。但是,在某一类型中,每一个人又因为各自的性情迥异而成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庞瑞垠在开掘不同类型人物上是花了气力的,更重要的是他在塑造典型人物的性格时,一改以往顺应人物性格逻辑线路发展的写作惯例,让人物从既定的构思中突围出来,使人们在人物性格的变异中惊喜地看到了人物性格辩证的逻辑发展规律。如秦淮世家中的第三代知识分子的典型人物嘉怡本可以成为一个抗日英雄式的人物,但作者却笔锋一转,让他突然出家当了和尚,而且,在他的后半生埋伏下了种种不可测的、违反常态的事件和情节,始终不按人们意想中的性格逻辑线路走,甚至还给这个人物配上了怪异的典型环境——在他死前的氛围渲染亦正是突出这个典型人物的典型性格与众不同。凡此种种,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良苦用心。这种艺术观念的变化,显然为这部作品带来了不同凡响的艺术收获。

  

长篇小说是十分考究小说的艺术节奏感的。就这一点来说,《秦淮世家》在情节结构的安排上是考虑到了张弛有度的。在整个三部曲中,除了最后一部的后半部稍嫌仓促外,其节奏感始终保持着较良好的张弛力度,给小说的可读性效果增添了艺术涵量。

  

我始终认为庞瑞垠创作的美学定位应该是悲剧性质的,而且是属于那种在现实主义基础之上营造悲情浪漫主义的文本写作,当然,这种审美选择是与作家的生活经历以及人文素养分不开的,但是,这种悲剧性格一旦进入了对作品的打造过程之中,就必须遵循艺术的法则——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撕毁给人看!《秦淮世家》就是试图在这一层面取得艺术审美的进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三部曲在努力发掘悲剧美感时,有意识地书写了历史的沧桑感和苍凉感所引发的悲剧美学效应。 (2006年 来源中国作家网)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